您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资讯

晚潮|书房风景

类别:行业资讯   发布时间:2023-12-08 16:48:39   浏览:

  而在现实生活中,书房的风景却是难得一见。一是好书之人原本就是异数,有书房的家庭更是少之又少。就说身边的亲朋好友熟人同事,也极少有书房。客厅家家有,跑步机可以放一台,麻将桌也要有放的地方,书房,却不一定是每家都会想到要。

  而且,在国人眼中,书房属于私密空间,不大乐意如门廊一样任人一脚就能踏进去。至于亲密无间的朋友,还是要请到书房去说话的,这就是在客厅还是在书房接待客人的规格差别。有时会在书房接待客人,那是一种非常了得的待遇和礼节。

  我所见的书房也不多。诗人阿黎的书房,其实是主卧室,且较多现代诗的书;阿同的书房,一面墙的书架显示恢宏,但都是常见书,又兼作了客厅和休息室;至于别的人家,一行书柜,几个书架,放在卧室或客厅一角,上面的架子放书,下面的柜子放杂物,中间放一台电视机;有的也即一张书桌外加几个书柜,几本书摆在那里,是一种附庸风雅的摆设,实用的只是孩子的课外读物和怎么烧菜煲汤之类,也不能称之为书房。

  前几年到过杭州、北京、上海拜访一些老先生,所见专用书房也不多。杭州某学者的书房,其实是上世纪单位分房时的得益,局促自不必说,而分门别类堆叠摆放却是值得借鉴学习的。而多数所谓大学问家的书房,也是集客厅、卧室、书房于一体,这同他们学富五车,著作等身的名分,同他们如雷贯耳的名望,以及令人仰望的成就,落差太大了。但所收藏品类却广,品位也高,俨然一座知识的宝库。真正的书房是用来藏书、读书和著书的,不必油亮光鲜,更不求炫人眼目,却讲究空间的充分利用、取读的方便,就如进入蒋孔阳、钟敬文、谢冕等前辈的书房,当时的感觉,就像落伍的战士重新找到了组织,寂寞的书之心旅,从此有所皈依。陋室藏典籍,一缕书香来。时至今日,仍不时翻检记忆,在老一辈才情营造的氛围中,感悟几分人生的线日,武汉,江汉区新华路与常青一路交汇处的万科广场中庭,由江汉区图书馆携手万科广场共同打造的盐屿城市书房。据CFP。

  现当今的网络社会,阅读的途径不仅在于媒体和下载电子书,一个光盘也可以是一个图书馆。但对于读书人,纸质的册书更能体味收藏的乐趣,书房依然不能少。让我开眼的,却是网上晒的书房和书影,让人感觉个人的私密空间,原来是可以通过现代传媒向人宣示的。但也只是看看而已,无法翻阅书页,感觉就是无法触摸的恋人。这些书房,大多宽大明亮,豪华得如同宫殿,烫金书脊的书籍成套成套的排列,其间还点缀着花卉植物,甚至还有喝茶的摆设。故而又生出些无端慨叹:这豪奢书房,是读书人的处所么?

  书籍自有命,读者各有因。我总以为书房是读书人的需要。此处读书,好比在听一位智者的教诲,好比在与一位哲人交谈,总比走在街上这也看不顺眼那也看不惯强。如果要使学识更系统更专业一些,那就得认真地“钻”进去了。做学问离不开他人的成果,我敢肯定,做学问而不读书的人,一个也没有。

  在我看来,书与人的关系,如友、如亲、如知己。藏书和读书是一种优雅的生活状态,好生活就是有书相伴,有书可读。有书读的人,就是这世上的有福之人了。半窗明月几枝花,千卷藏书一盏茶。无论这世界怎样变幻莫测,人情几多冷暖,有书可读,心灵可许,思想可作一番壮游,灵魂可以找到栖所,便能自得其乐,安然静好,心态平和。所以我说藏书读书的人,秉性就带着三分以上的高雅。

  并且我们还可以透过书房看到主人,看一个与书作伴的人的性情、志趣乃至他的人格取向。他和我们一起,成为书旅人生的同路人。

  也有人花钱买书,不是用来读的,他们关注书的版本、装帧、刻校等文物价值,这是藏书圈的一条隐性规则,收藏也是好现象。有的则选择部分藏品“变现”,盘出去,实现,然后再做下一笔生意,这种书房,就只能被作库房了。

  山山水水,莺莺燕燕,是可以流连而无法独拥的美景。惟有书房,是我的心灵风景。更令我守护和陪伴。